李世民本人更倾向于立李泰为太子,认为他具备成为皇帝的资格。
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两人站了出来挡路,褚遂良原本是太子李承乾的亲信,他反对立李泰为太子,理由是李承乾的谋逆行为与李泰有关。
如果陛下废长立幼,天下人都会认为李泰夺嫡是陛下默许的。
这样一来,皇子们争位的情况只会越来越激烈。
李世民听了褚遂良的话后,感到心惊肉跳。
这时,长孙无忌又补了一句,说立嗣既是国事又是家事,应当寻求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。
如果陛下立了李泰为太子,那么他当了皇帝后,很可能会对废太子及其后代斩草除根。
这句话让李世民眼前一黑,因为他自己当年也是这样做的。
李世民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。
九子李治虽然温顺文静,但优柔寡断、处事不果敢,似乎并不是做皇帝的材料。
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,李泰自己却做出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决定。
他痛哭流涕地对父亲说:“父皇不要担心骨肉自相残杀,我发誓在临死前一定把皇位让给弟弟李治。
如果父皇不相信我,那我就把自己的儿子都杀了以明志。”
李世民听了这话后很感动。
在朝廷议事时,当李泰的这番话被公开后,褚遂良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:“陛下,如果一定要立魏王为太子,那就先安置好晋王李治吧。
一个连自己儿子都能杀的人,怎么可能对手足留情呢?”
这一番话让李世民彻底清醒过来。
经过这一番折腾后,李世民彻底放弃了立李泰为太子的念头,将他迁往偏远山区进行“幽闭”并降低了他的封号。
李泰在被关押后郁闷而死,年仅35岁。
虽然李世民断定软弱的李治难以担当大任,但他也明白立李泰为太子的话,李承乾和李治都会遭遇不幸。
立李治为太子则能保全他的三个嫡子。
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,李治竟然把武则天培养成了女皇帝。
虽然最终保全了两个嫡子,却害了整个李唐